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20-4•学术与临床3:《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意涵

    时间:2020-5-15 17:33:57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张登本  浏览:

    —— 阳气与“治未病”有密切关系

    “治未病”概念发生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但有多个维度的意涵,既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也有把握疾病过程中的疾病未生、邪气未盛、邪气已衰而正气未复重要时机及时采取措施等丰富内容,务必要予以准确理解,全面认识。


    《黄帝内经》治未病意涵

    《内经》“治未病”的三个维度

    “治未病”是《内经》对生命科学确定的重要理念和命题,有三个维度的内涵。

    第一维度是健康管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论讲的就是养生、健康管理,即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所以孙思邈认为,“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千金要方·养性》)。养生概念发端于先秦诸子第一人管仲,在其《管子》中首次提出了“养生”概念,直至《吕氏春秋》才从生命科学的角度予以论述,《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础,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也即“未病”的“平人”状态。

    第二维度是治其先兆。疾病的先兆阶段也即所谓“欲病”状态。所谓“欲病”即疾病即将发作的状态,或称“发病先兆”阶段。《素问·刺热》篇所言之“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此处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治其先兆。

    第三维度要求医生精准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把控措施予以干预,为“治未病”的最高层次。即“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灵枢·逆顺》)。此处强调医生要辨识并精准把控疾病过程中的疾病未生、邪气未盛、邪气已衰而正气未复等重要时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是所谓的“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就是说在疾病未发生前先行预防,而不是在疾病发生后才去治疗;所谓“刺其未盛者也”,就是指邪气未亢,防止疾病加剧;所谓“刺其已衰者”,是在邪气衰退而正气未复时,施以针刺以肃清病邪,防止疾病发展传变,并促进机体早日痊愈。显然,这是《内经》倡导“治未病”的最高层次。

    既病防变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至于“既病防变”治病理念,《内经》中虽已确立并有大量的临床实例,但真正将其纳入“治未病”概念的含义之中则是《难经》以后的事。如《难经·七十七难》之“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金匮要略》篇首即论对“上工治未病”作了论述,认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等。此后才将“既病防变”的治病理念纳入“治未病”概念的内涵之中。

    “既病防变”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临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变途径,采取有效手段阻止其进一步演变、传变,以防加重病情。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传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传至深处,终止其发展,传变。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并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

    瘥后防复是治未病的拓展

    “瘥后防复”思想则是后人在《内经》临床实践体会影响下对“治未病”思想的拓展。

    所谓“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疾病初愈,虽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愈,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整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期早日康复,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


    治未病与健康三级防护

    依据以上有关《内经》“治未病”内涵的解析所见,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医学疾病的三级预防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