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9-6•学术与临床10:倪蔼然治小儿肺炎经验

    时间:2019-7-5 17:27:29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黄萍娥  浏览:

    小儿肺炎属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范畴,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出现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颜面、口唇青紫等症状,即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疾病。该病多发于春季、秋季以及季节交替之时,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1~3岁小儿多见。倪蔼然系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五十余载,治疗儿科诸多疾病见解独到、疗效显著,尤其是运用中药汤剂配合中成药治疗小儿肺炎独具特色。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倪教授治疗小儿肺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外感病因:“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特赋异禀,易受外邪侵袭”,若正值季节交替、气候骤变,加之家长护理不当,衣被增减失宜,致使小儿寒温失调,外邪容易侵袭机体;或坐卧当风,或更衣脱帽,或沐浴当风,卒然受邪为患。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毛,外邪多从口鼻、腠理而入,影响肺的生理功能,而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咳嗽、气急等症状。正如《幼科要略·春温风温》所述:“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

    内伤病因: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在趋于成熟过程中,卫外功能未固,抵抗能力较弱,若禀赋不足,体质偏弱,更易引起发病;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则易伤脾胃,脾胃运化不足,而致食积化热、痰湿内生,痰热之邪上犯于肺,肺失宣降,又感外邪,从阳化热,两阳相得而发病。

    病情演变:小儿为纯阳之体,疾病传变迅速,外感邪气后易入里化热,内伤脾胃易酿生痰热而上犯于肺,故而疾病的急性期以邪犯肺卫和邪热亢盛或痰热交阻为主,缓解期多由实转虚。


    临床诊断

    儿科古称“哑科”,因小儿多不能自言,又常不配合医者,病情难以得知,故有“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一妇人,不治一小儿”的说法。倪蔼然认为,小儿肺炎应采用中医望闻问切,结合西医视触叩听、生化指标和医学影像学的结果综合确诊。

    临床表现:由于病邪不同和个体禀赋,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等,根据小儿肺炎的病机特点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

    急性期:邪犯肺卫和邪热亢盛或痰热交阻为主,常见症状:①发热或不发热(如新生儿),发热一般在38~39℃之间,甚则可高达40℃。②刺激性干咳,或有痰鸣音咳嗽,可伴有呛咳或呕吐。③临床症状以喘憋为主,甚则卧息不安。④听诊:此法是确定小儿肺炎的关键体征。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仅有呼吸音粗糙,数日后可闻及湿啰音,背部两肺底及脊柱旁较密集、深吸气末更为清楚。

    恢复期:实转虚,多伴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等。

    辅助诊断:①血常规检查:小儿肺炎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细菌性肺炎时,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但有时白细胞总数反而减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无增高。②C反应蛋白试验(CRP):细菌性感染此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治疗方法

    基于上述认识,倪蔼然运用中药汤剂配合中成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独具特色,总结桑菊饮、三拗汤、华盖散及麻杏甘石汤等组方思路,自拟“小儿肺炎宁方”为基础方,分期论治,并随患儿症状、体征及现代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加减配对。兹介绍如下。


    分期论治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以解表清热、宣肺平喘为治疗原则,选用小儿肺炎宁方。

    药物组成:忍冬藤12g,连翘10g,桑叶10g,杏仁10g,鱼腥草10g,黄芩10g,前胡10g,炙枇杷叶10g,陈皮10g,生甘草5g。

    方中忍冬藤、连翘辛凉透表,兼有清热之效,且忍冬藤走窜通络之性较强,连翘有消痈散结之功,两药相伍,使体内郁热宣散透达于外;桑叶甘苦性凉,善走肺络,清热宣肺;杏仁苦温,肃降肺气,二药相伍,直走上焦,一宣一降,以复肺宣发肃降之性;鱼腥草微寒,独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作用;黄芩苦寒,清热泻火,善清肺热。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芩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各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两药相伍,共奏清热化痰,泄肺排脓之功。尤为一提的是鱼腥草的用量应随肺热咳嗽、痰黄黏稠轻重程度选择,在10~20g之间;枇杷叶味苦性平,降肺下气;前胡辛散苦降,清热宣肺;桔梗味苦性平,开宣肺气,三药合用,加强宣降肺气之力。陈皮辛温,理气化痰,使全方不至寒凉壅滞;生甘草调和诸药,又可合桔梗利咽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解表清热,宣肺平喘之功。若听诊闻及双肺呼吸音粗和干性和湿性啰音者,在“小儿肺炎宁”方上加桑白皮10g,紫苏子10g,地龙12g,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