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9-4•学术与临床13:刘渡舟治胃痛十二法

    时间:2019-5-9 18:00:32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闰军堂 刘晓倩 马小娜 赵宇明 王利敏 梁永宣 王庆国  浏览:


    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本文对刘渡舟治疗胃痛十二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温胃散寒 行气止痛法

    若脘腹受寒,或过食生冷,而致寒积于中,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而致气血迟涩,其性收引而致脉细急,故发胃痛。

    症见:胃痛甚剧,每因受寒感凉或饮食生冷而得之,性喜热食,畏寒喜嗳,得热痛减。舌苔白,脉弦紧或弦迟。

    治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以良姜止痛饮治之。组成:高良姜9g,砂仁6g,柴胡9g,紫苏9g,吴茱萸9g,炙甘草6g。若胃冷痛,腹肌痉挛甚至胃寒痛,脉沉迟而微,手足凉,苔白者,用大建中汤治之。


    消食导滞 清利湿热法

    若饮食积滞日久,生湿化热,或素有湿热又与食积互结于肠胃,食积内停,阻滞气机,则胃脘胀痛。

    症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气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下利泄泻、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沉有力等。

    治则:消食导滞,清利湿热。刘渡舟常用枳实导滞汤清理胃肠、祛湿导滞以治之。而对于小儿食滞胃脘之脘腹胀满疼痛,则常用保和丸加减。

    刘渡舟指出:今之小儿诸病,以伤食为多见,缘由小儿脏腑娇嫩,易受损伤,加之小儿自制力差,大人疼爱有加,各种食品琳琅满目,食之过多,脾胃无力运化,食滞胃脘,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恶闻食臭、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苔浊垢腻、脉滑等症,尤以厌食或食少为突出,此时大人又唯恐营养缺乏,想尽一切办法进食进补,使之雪上加霜。刘渡舟每用保和丸(神曲10g,山楂10g,陈皮6g,连翘10g,莱菔子10g,茯苓15g,半夏10g)化裁治疗此症而获愈。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法

    盖脾属土,湿为土之气,因湿属阴邪,其性黏滞,若湿滞脾胃,运化失职,阻遏气机,气滞不行,故胃脘胀痛,

    症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伴见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等。

    治则: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刘渡舟常用平胃散以治之。刘渡舟认为使用本方,当着眼于湿、食二证。盖胃属阳明,其气为燥,当燥不燥而为湿伤,则胃不和,可见心下痞满、胃脘胀痛、嗳气呃逆、饮食不化、舌苔白厚腻等证。平胃者,削平胃中食滞,祛除胃中湿邪之义。湿邪得去,脾胃健运,则饮食自消,故本方具有健脾和胃,祛湿消食之功。

    临床用于湿邪伤胃,饮食不化之证,则相得益彰。刘渡舟临床应用本方,以舌苔厚腻为指征,并经常合用不同方剂,治疗各种疾病。如食滞伤胃、中焦湿浊不化、湿郁化热、食后胃胀痞满、嘈杂泛酸、胃脘疼痛、口舌生疮、舌苔白腻、脉沉滑等患者,则用本方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刘渡舟用此二方接轨治疗湿热食滞,乃是受《医宗金鉴》清胃理脾汤的启发。


    行水消痞法

    盖脾胃主受盛运化,运化不利,则痰浊水饮最易生成,若水饮停于胃中,阻滞气机,则胃脘胀满疼痛。

    症见:心下痞满疼痛、恶心嗳气、纳食不馨、心悸、眩晕、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弦等。

    治则:行水消痞,引水下行,刘渡舟常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之。方中生姜、半夏温化寒凝,行水散饮,降逆止呕;茯苓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导水下行,有降浊升清之功。刘渡舟临床用本方时,半夏、生姜剂量在15g以上,茯苓用30g,量少则难以取效,强调生姜用量要足,每片以5分钱币大小厚薄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