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7-3•学术与临床3:曹恩泽:辨治慢性肾衰经验

    时间:2017-4-5 15:33:3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小飞  浏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曹恩泽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多年,尤其对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现将其辨治慢性肾衰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曹恩泽在长期诊治肾病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虽然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有病因、病程和发病阶段的不同,但其基本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证,待发展至慢性肾衰阶段,其基本病机则转化为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瘀血蕴结弥漫三焦为标,尤其是浊毒弥漫三焦为其病机之关键。

    《内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的病因是正气本虚,易感外邪而诱发加重;本病特点是病程长,易反复,预后差;正虚邪实是其基本病机共识。《伤寒论·平脉法》记载的“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与慢性肾衰症状相似,其病机是虚实夹杂,阴阳升降失常。

    曹恩泽提出慢性肾衰病程长,病因病机繁杂多变,病机重点随病程进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变化,要仔细区分各阶段正虚和邪实所占比例的差异,如在慢性肾衰早中期阶段,则以脾肾气虚为主,后期则偏于阴虚和阳虚。但脾肾亏虚为本及浊毒瘀血蕴结为标的基本病机不会轻易变化,临证之时要紧抓,而其病机之关键当为浊毒弥漫三焦,可依据三焦辨证理论结合慢性肾衰具体病程演变,探求其证治规律。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

    曹恩泽认为肾病发展至慢性肾衰阶段,其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浊、热毒、瘀血为主,其中瘀血阻络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因此,曹恩泽提出在临证中要注重“审证求机,知常达变,复合立法”原则,抓住慢性肾衰“虚、湿(水湿、湿热)浊、瘀”的病机立论,创立“清降补益通络法”作为辨治慢性肾衰的基本法则。

    因在慢性肾衰早期,本虚以脾肾气虚为主。《傅青主女科·妊娠》言:“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此时肾气已损,脏腑失其温煦滋养,则必损及脾、肺而致脾气虚和肺气虚;肺外合皮毛,肺气虚则机体卫外功能下降,易感外邪而加重病情。故立“补益”法为治本之法,其中又以补益脾肺之气为先,取补后天养先天之意。

    同时曹恩泽认识到在肾衰病程中,肾气亏虚致开阖失司,湿浊溺毒内留弥漫三焦,立“降浊”法为慢性肾衰治标之法。“清法”主要是以祛邪为主,包括解毒清热、祛湿化浊等治标之法。慢性肾衰由于肾病及脾,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脾胃易受损,故用药要顾护脾胃,曹恩泽用药多选清轻之味,以清灵透达,轻取病所为佳,不喜用温燥厚味滞重之品,故“清法”又含用药轻灵之义。其立“清法”与“补益”“降浊”法相合,而成“清补”和“清降”法。慢性肾衰早期,立“清补”法治本为主,“清降”法治标为辅;在慢性肾衰发展至中后期,应以祛邪为主要治则,立“清降”治标法为主,“清补”治本法为辅,祛除体内湿浊溺毒之邪,从而缓解肾衰病程。“清降”为法,以达降浊而不伤正之用;“清补”立法,达扶正而不助邪之功。

    “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曹恩泽认为“瘀血阻络”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立“化瘀通络”法贯穿肾病治疗之始终。

    综上,曹恩泽将诸法概括为“清降补益通络法”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基本治疗法则。

    【慢性肾衰可从脾论治】

    曹恩泽认为肾脏病虽病本在肾,但与脾胃密切相关。“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同时药物的作用也依赖于脾胃的敷布与转输。益气补肾养阴之品大多滋腻助湿,脾胃之气不旺,则虚不受补,徒增其害,所以通过调理脾胃,可使“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从而达到防治肾病的目的,故肾病辨治应注重培补脾胃。在慢性肾衰病程中因肾气亏虚失其开阖之功,致溺毒内留壅于中焦而伤及脾胃,脾虚不能运化又致湿浊毒邪蕴结弥漫三焦更伤及肾气,终至脾肾俱虚,故曹恩泽提出慢性肾衰可从脾辨治的观点。相应治法包括健脾益肾法、健脾渗湿法、辛开苦降法、清热祛湿法和解毒泄浊法等。

    曹恩泽认为慢性肾病迁延不愈或妄用温燥或久服激素致湿热内蕴,损及阴精,易出现脾阴虚之证。吴澄在《不居集》中指出:“平补脾阴则可补其虚而不燥液伤阴,除其湿而不滋腻恋邪,行其滞而不泥膈碍运。”故按照“理脾阴”学说指导常选用补而不燥、滋而不腻、行而不滞的平补之品,如山药、茯苓、扁豆、薏苡仁、太子参、炒白术、石斛等。同时慢性肾衰多脾虚挟湿,脾性喜升恶湿,当要燥湿健脾,辛开苦降和芳香化浊法是常用治法。同时脾阴不足,甘能补之;脾恶湿浊,淡能渗之。甘淡合用,健脾渗湿亦是其辨治肾病的常用治法,喜选用苍术、炒白术、姜半夏、白豆蔻、砂仁、茯苓和薏苡仁等药。

    【辨治当注重用药轻灵】

    叶天士主张“时方轻灵”,提倡用药轻清,处方多见轻、清、灵、巧,圆机活法,疗效显著,后世新安医家多加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