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时间:2024-4-10 9:38: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鸿昊  浏览:

    足浴即泡脚,是我国传统保健养生方法之一,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曾诗咏“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体现了足浴的助眠效果。在经络学说上,足部由三阴经、三阳经六条经络循行及分布,针对足部进行适度刺激,能够起到通经调络、平衡阴阳的作用。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有“行水渍之”等记载,即通过水的热力作用,或借助药液熏洗,发挥通腠理、理气行血、舒筋活络和降火祛湿等保健功效。

    不少医书古籍中也有记载足浴的保健、防病作用。如《饮膳正要》称:“凡夜卧,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夜卧前足浴促使气血运行,驱除四肢冷疾。《随息居饮食谱》认为:“凡无病人濯足,汤中常加盐卤,永无脚疾。”指出适当加入药物调配,有利于防病。现代也盛行中药足浴,根据保健需求或病情配伍中药浸泡,拓宽了保健和治疗范围。

    足浴配伍药物在治疗某类疾病有独特优势。《冷庐医话》曰:“泄泻不止,服诸药罔效者,用梧桐叶煎汤浴足,大有神效。”《世医得效方》写道:“治下虚上壅,口舌生疮。上以白矾为末,用汤化以濯足。”从中分析,白矾外用能解毒、燥湿止痒,足浴体现了“上病下治”“引气下行”治则。《谷荪医话》记载:“李瞻治一人目,以气虚,暗如行雾中,瞻先令以沸水浴洗两足,三日后以一药而瘳,或间其故?瞻曰气虚人荣卫不和,涌泉穴位足底,热之则上,可达于泥丸,必血活而药始效。一是实证故忌浴,一是虚证故宜浴足。”从案例可见,治疗虚证目病应注重治疗顺序,先从局部入手,用足浴以“上病下治”、通经活血后,再配合内服药物以愈。

    然而,足浴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少。《本草纲目·水部》载:“夏月远行,勿以冷水濯足;冬月远行,勿以热汤濯足。”指出必须注意季节和水的温度。《饮食须知》说:“木瓜树作桶濯足,甚益人。”表明选择合适的足浴用具,也能提高足浴疗效。在日常保健方面,足浴必须注意避风、忌空腹等。此外,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和经期女性等人群足浴有风险,不养生反伤身。(黄鸿昊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责任编辑:刘茜)

    上一条:


    下一条:清代齐鲁名医臧应詹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