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孙申田头针临床运用经验

    时间:2023-3-22 15:49: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薇 杨松堤 吴建丽 宋文安  浏览:

    国医大师孙申田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孙申田长期研究中医针灸技艺,开始通过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探索头针疗法治疗脑性疾病的机制,从神经学科分子学、化学层次对头针治疗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脑CT、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和脑电图、眼电图、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技术,从人体形态学和机能学领域研究,古代早已有头针治病的理论,但大多是与肢体腧穴同时应用的,而把头部腧穴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对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其“经颅重复针刺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初步阐释了头针治疗脑病的作用机理,首次提出了头穴经过特殊手法及刺激时间并累积到一定的刺激量,可以使其刺激信号直接穿过高阻抗颅骨而作用于大脑达到激发大脑细胞兴奋的作用,并将这种激发大脑细胞兴奋的作用称之为“针场”,这个“针场”的作用程度介于磁场和电场之间。

    孙申田从1976年起开始利用头针治疗脑中风疾病。在研究机理过程中,通过头针针刺治疗中风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手段,重点进行以下两部分研究,一是头部腧穴治疗区域的选择性研究,主要观察头部不同穴位或治疗区治疗效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传统认为刺激中央前回运动区治疗对侧半身运动障碍,刺激中央后回感觉区治疗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但据临床观察表明,针刺一侧头部腧穴对两侧肢体的病症均有效,刺激运动区治疗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亦有明显作用;二是对治疗方法的研究,其特点是选用脑的体表标志及其临近的腧穴或治疗区域对疾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孙申田在头穴治疗方案中总结出一套完整有效、简单、独特的治疗方法。

    头部腧穴研究

    头针11个刺激区的划分孙申田在头部分区方法上划分出11个区域,在临床中他经常说虽然划分出11个区域,但对具体部位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在头部治疗区域内针刺治疗就有效。还可以借助CT、磁共振、脑地形图等技术显示的病变部位,确定出体表标志,根据临床症状分析判断发生病变的大脑部位,直接针刺与病变区相对应的头皮组织,医生针刺后在高速捻转下(每分钟大于200转以上),头穴具有较强的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可以收到较好临床效果。

    头针在治疗区产生“针场”作用孙申田指出头针疗法有效的基础是对机体有选择性整体良性调节作用,在利用头穴治瘫中,经常能够把原来肌力只有0级或是1级的患者,施以经颅重复针刺法,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很快提高到2、3级。这一效能就是针灸的即刻效应,是由于经颅重复刺激在相应皮层内产生相对应的大脑皮层兴奋细胞,足以产生令下方运动神经元活跃的信号,它与经颅磁、电刺激对脑功能的影响十分类似。经颅磁刺激的作用原理在于通过时由磁场诱发出感应磁场,具体过程好比一个快速电流脉冲通过刺激线圈,产生很强的瞬间磁场,该磁场穿过颅骨,引起邻近神经组织产生继发电流,最终的效应取决于刺激频率、刺激强度以及线圈形状和线圈方向等参数。

    临床观察显示,针刺产生的即刻效应可以使大脑细胞电生理功能迅速改变,依此孙申田提出,针刺头部病变区腧穴产生的刺激效应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平衡,改善脑神经细胞的缺血水肿病变状态,激活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大脑细胞。针灸的即刻效应就是当毫针刺入腧穴后,毫针、腧穴组织下迅速发生的神经递质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针场”。这个“针场”不局限于一个点,是一个区域,它不仅作用于毫针下的腧穴组织,对周围肌肉组织也有刺激作用。

    孙申田提出的“针场”根据是:①借鉴1985年英国Shifield大学AnthonyBaker教授的研究。研究发现将磁刺激线圈放置于健康人运动皮质区相应的头皮上,可以观察到手部肌肉抽动,将表面电极置于小指外展肌处,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这就是现代脑科学四大技术之一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孙申田在运用诱发电位研究头针作用机制时,发现针刺侧头部和头部相应部位经捻转后均可在大鱼际处收到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形。表明毫针刺入经快速捻转后,刺激肌肉产生运动诱发电位,即提出的“针场”效应。②采用超声波治疗脑中风,超声波透过颅骨作用于大脑神经细胞。由此推断头针治疗中风是通过“针场”穿透颅骨层激活大脑皮层的原理。③观察腧穴近治作用的特点。腧穴能够治疗穴位所处部位的病变及周围器官组织和与腧穴有体表联系的内脏疾病,也是“针场”发挥的作用。“针场”通过经络、神经传导系统均有远治作用,比如情志病除在脑部取穴外,大多还要配伍一些五俞穴(井、荥、输、经、合穴),如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昆仑、照海等穴。

    针刺手法研究

    在临床中,孙申田根据不同部位的腧穴、不同类型的疾病,选用不同的针刺手法进行施术。

    进针方法毫针规格为0.25mm×40mm或0.30mm×40mm,与大脑头皮层呈30°,快速斜刺入帽状腱膜,深度约为1.0~1.5寸。对颈项部肌肉组织比较丰富的部位可以采用直刺的方法,深度一般不超过1.0寸。要求针刺提插捻转速度要快,时间要长,累积较强刺激量,使之形成一个较大的针场,向四周传递针场波的震动,只有达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对脑内实质性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以及其他脑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要求捻转稍加提插,由徐到疾,捻转速度达200转/min以上,连续捻针3~5min,休息5min后,再重复刺激,连续施术3次,亦是孙申田创立的“经颅重复针刺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疗效显著。

    提拉针(别针)多用于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患者,选穴部位在上眼睑或嘴角附近,选用针柄顶端带圆形环的毫针,刺入穴位,用另一根针穿过针柄的环状端,别到相应位置的皮肤组织里,一般留针40min左右,此处不加电针。

    长留针对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和情感区可留针6~8h,嘱患者家属期间可捻转1~3次,每次每根针捻转2min为宜。

    临床运用介绍

    孙申田头针多用于治疗脑出血、脑梗塞、脑瘫等,临床上百用百验。

    偏瘫包括中风脑梗塞致偏瘫、脑出血致偏瘫,亦可用于脑炎致偏瘫、脑肿瘤术后致偏瘫、脑外伤后致偏瘫、先天性脑瘫及其他脑病致瘫痪在临床中脑梗塞偏瘫。在急性期选择经颅重复针刺法进行治疗,且越早治疗,病情恢复越快,后遗症越轻,治疗效果越好,但大面积梗塞伴有颅内压增高,甚至造成脑疝患者除外;对脑出血急性期后遗症留下各种脑功能障碍致偏瘫者,在选择经颅重复针刺法进行治疗时,要严格检测患者有无意识障碍,有无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的表现,CT示出血量低于20ml,血压在180/110mmHg以下,无脑占位病变,同时要避免过度兴奋,精神状态保持平稳,尽量避免摄入有刺激性的食物。

    主穴:运动区双侧、足运感区双侧、风池双侧。

    中风感觉障碍包括中枢痛(典型丘脑综合症)、半侧身体感觉障碍及功能性感觉障碍等。

    主穴:感觉区双侧。

    中风情感障碍包括额叶损伤精神障碍、颞叶病变精神障碍等。

    主穴:百会、情感区、印堂、腹一区(位于剑突下0.5寸及左右旁开0.5寸,共3穴)。

    中风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中毒性脑病或缺氧性脑病后痴呆等。

    主穴:百会、情感区、印堂、神门双侧、大钟双侧。

    中风抑郁症包括脑血管病伴抑郁症、其它脑病伴抑郁症等。

    主穴:百会、情感区、印堂、安眠双侧、腹一区。

    中风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等。

    主穴:语言一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金津、玉液、廉泉、地仓双侧。

    中风运动障碍包括帕金森氏综合症、老年舞蹈病等。

    主穴:百会、情感区、舞蹈震颤区。

    中风尿便障碍包括尿失禁、尿潴留、二便障碍等。

    主穴:足运感区双侧。

    眩晕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原发性低血压病等。

    主穴:晕听区双侧、百会、完骨双侧。

    共济失调包括小脑共济失调、其它脑病伴共济失调等。

    主穴:平衡区双侧。

    视力障碍包括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伴视野缺损、偏盲、脑肿瘤术后致视力障碍、脑外伤后致视力障碍及其它脑病致视力障碍等。

    主穴:视区双侧、风池双侧。(王薇 杨松堤 吴建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宋文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