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明医”与“名医”之辨

    时间:2022-8-2 9:21: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牛淑平  浏览:

    “明”有懂得、了解、通晓之义,《荀子·正名》:“以两易一,人莫之为,明其数也。”进一步延伸,“明”有圣明、明智、明察之义,《易·井》:“王明,并受其福。”所以“明”也多用作敬辞,引申指贤明的人,如“明君”就是指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古文献中,“明医”是一个常用词,敬指通晓医术、医术高超的医生。如元代《辽史·萧胡笃传》:“曾祖敌鲁,明医。人有疾,观其形色,即知病所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书凡一卷,金易州明医张元素所著。”明末清初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若请个明医来看,或者还有救星,也不可知。”清代文人高学文为新安名医汪春溥所著《伤寒经晰疑正误》一书作序曰:“余游江浙闽粤,已二十余年,遂闻天下明医出在新安。”

    “名”本义“有名的、名贵的”,引申为“以……著名”,《后汉书·符融传》:“﹝田盛﹞与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名”也特指战国时诸子百家中的名家,或指有专长而自成一家,《汉书·艺文志》:“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惟王阳名家。”或有专长的著名人物,明代胡应麟《诗薮·唐下》:“大家名家之目,前古无之。”

    所以“名医”自古以来就形容著名的医生,是一个高频词。东汉班固《汉书·杜延年传》:“昭帝末,寝疾,征天下名医。”清代《红楼梦》第九十六回:“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晚清小说《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八回:“龙中丞更是急的了不得,令人出去遍访名医,争奈总没有一个看的对的。”

    在古文中,“明”和“名”常互为通假。“明”可同“名”,如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与妓下火文》:“与君一把无明火,烧尽千愁万恨。”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李逵听了这句话,那把无明火,高举三千丈,按捺不住。”这里的“无明火”就是“无名火”。“名”也可通“明”,辨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蓍龟神物,而居博奕之中;衡斛嘉量,而在杵臼之末。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实使分明也。”另外,“名”也通光明的“明”,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忆昔少年时,驰逐好名晨。”

    因此,“明医”和“名医”往往同义而可互为通用,都指技术高明的医生。如果要细究二者差别,则“明医”更隐含敬重之意而多出自学者之口,“名医”则被社会所泛用。(牛淑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