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扁鹊是真实历史人物

    时间:2022-7-4 16:04: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东义 张培红 张明泉  浏览: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是著名的思想家,被尊称为韩非子或韩子。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书中多次提到扁鹊,其记载受到司马迁的重视,但《史记·扁鹊传》在转录有关内容的时候,并没有原文照抄,而是有所变化,可以看出司马迁有所考虑,或者进行了甄别。在《韩非子》或《史记》的记载中,扁鹊要么生于蔡桓公之时,要么处于齐桓公之世。后人因惑于扁鹊的生活年代,故而取桓公之旁证以作实证,把主人公扁鹊退居次要地位,轻扁鹊而重桓公,导致主客易位、本末倒置。笔者认为,不应以对桓公的论证,而否定扁鹊的真实存在。

    “扁鹊见蔡桓公”源自“二手资料”

    韩非虽然博学多才,见识超群,其论著也感动过秦始皇,但他对于扁鹊的认识,并非直接引自《赵史》(如《虞氏春秋》等),也不是考证后的结论,而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一般说法,属于“二手资料”,或者就是他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因此行文之中难免不够真实、准确。韩非很可能根据写作时的需要,对于扁鹊的事迹进行演绎和加工,因为他不是为了“实录”历史,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读者。

    正是这样的撰写背景,韩非子为了讲述“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的道理,在《喻老》这篇文章里,出于对扁鹊的敬仰,讲了一个“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这篇文章曾经被收录在中学教材里,但由于后人不断质疑其真实性,近几年又从教材中删去。但我们关心的不是这个故事的被选中与被删,而是它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扁鹊的生平事迹,有哪些历史意义。

    韩非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

    《韩非子·安危》云:“闻古扁鹊之治其(甚)病也,以刀刺骨。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

    韩非虽为战国时人而先于司马迁,但由于他的身份是策士,其文章也非史书,对于历史人物确切的年代,确切的学术特长不必细考。其行文涉及扁鹊事迹时,已称“闻古扁鹊”,既说明了他自己距离扁鹊的时代已经有了“古今”的含义,也说明这是其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听闻”而非援引史书。所以,韩非子笔下的扁鹊,只是古代医生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至于扁鹊是否真擅长“以刀刺骨”的外科手术问题,难以据此论定。

    大概说来,诸子的文章,只要有助于游说,也可以造作故事,编写寓言,读者不必为之证实。如果不许他们夸张造势,就会降低其说服力,文字也势必味同嚼蜡。

    扁鹊确有其人,望色断病为其所长

    为了表述扁鹊望诊的神奇功夫,司马迁觉得可以借用《韩非子》的描写,但是其中“蔡桓公”或者“桓侯”与扁鹊的生活年代不尽相合,因此需要改写。《史记·扁鹊传》中说扁鹊望诊的病人是“齐桓侯”,而不是“蔡桓公”;而扁鹊与患者几次相见的时间,也由间隔“十日”,变成了“五日”;叙述的内容,也绝不是像“复制粘贴”那样原文照抄。

    司马迁说:“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史记索隐》相关注解:傅玄曰“是时(赵简子的时代)齐无桓侯”。裴骃云“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盖与赵简子颇亦相当”。

    裴骃所说在齐国“与赵简子颇亦相当”的“桓公”,与“田氏代齐”的历史故事有关。但是司马迁说的“桓公”不是田和(?―前385年)的儿子,而是田文子的儿子田无宇,谥曰“桓”。

    历史上被谥为“桓”的人不少,齐国就有好几个,最早的齐桓公姓姜,吕氏,名小白,是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他与扁鹊事迹无关。《谥法》中对“桓”的解释是:“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辟土兼国曰桓。”

    齐国第二位被谥为“桓”的人,姓田,名无宇。这位田桓子在齐庄公(?—公元前548年)面前很受宠,是一个权倾人主的人物,影响力在诸侯之下,众臣之上,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叙述的“田氏代齐”,也被称为“田陈篡齐”。公元前532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一起,消灭齐国当政的吕氏,其后田氏、鲍氏又灭了栾、高二氏,完成政变。田桓子在此前后,对国人“贫穷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田无宇的儿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笼络民心。

    田桓子祖上来于陈国,所以也称陈桓子,他在齐国执政,也可称之为齐桓子,一人三称都合适,实属罕见。这些复杂的情况,也许韩非未加辨别;又因为陈国与蔡国相邻,孔夫子曾经困于陈蔡之间,关于陈桓子(田桓子、齐桓子)的事情,在传闻之中就变成了《韩非子》笔下的“蔡桓公”。

    司马迁熟悉陈国田氏家族的变迁,知道田氏家族第五任首领田桓子是在齐国执政,承袭父亲田文子的职务,历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妻子是齐灵公和穆孟姬(鲁国叔孙侨如之女)的女儿,是齐景公的姐姐。田桓子这个齐景公的姐夫,权倾人主,虽无诸侯之名,已有诸侯之实,因此,《韩非子》笔下的“蔡桓公”“桓侯”,就变成了司马迁笔下的“齐桓侯”。这个所谓的“齐桓侯”死在齐景公(?—公元前490年)在任的时期,此时距扁鹊在公元前497年为赵简子诊病时间很近,应该是同时代的事情。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田氏掌握了齐国的国政。到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田和的儿子田午,死后谥号桓,也叫“齐桓公”,在位六年,于公元前357年去世。其儿子田因齐继位,是为齐威王。

    《韩非子》中这则故事具有浓厚的寓言意味,司马迁采之入于《扁鹊传》,当时扁鹊的医学著作正盛行于世,有关扁鹊生平和生活年代的资料也存于当时;故事的主人公扁鹊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望色断病也是扁鹊的学术特长,“桓公”虽未必是实指某人,但扁鹊曾通过望色决断患者病情的事是可信的。基于上述理由,司马迁取之编于《扁鹊传》以见扁鹊望诊之长,并为有关扁鹊的著作立下一个生动的注解,兼忠告世人有病早治,此皆无害于读者,亦无妨于扁鹊,采而用之并无不可。

    “六不治”是扁鹊为医者的肺腑之言

    尽管韩非子与司马迁叙述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觉得扁鹊行医过程不被人理解,这是不应该的误解。韩非子说:“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说的是政治家应该注意的事情。

    司马迁却借助扁鹊的故事说:“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司马迁《史记》虽然希望通古今之变,也是讲大道理,但这里是《扁鹊传》,说的是医学的问题,因此就引出来“六不治”的内容。

    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之中,病人是根本,医生是辅助,治疗疾病,不可喧宾夺主。病人只要有上述六种情况之中的一种,就难于治疗了。如果病人同时具有几种难治的因素,怎可奢望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呢?

    有人说“六不治”不是扁鹊的思想,而是司马迁的概括。笔者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六不治”之中有些内容,不是长期从事医学的人难以有这样的看法。我们从其内容来判断,这些应该是扁鹊的肺腑之言,这与他长期行医的曲折经历是分不开的。

    可惜的是,桓公听不进扁鹊的劝告,不相信扁鹊的先见之明,在接下来的几天,他体内的疾病终于暴发,等到他感觉到痛苦,再去请扁鹊的时候,扁鹊已经离开了齐国。桓公最终因为疾病而去世。这是讳疾忌医而导致的悲剧,实在令人叹息不已。(曹东义 张培红 张明泉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