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清代韩贻丰“医亦叩门”的故事

    时间:2022-6-23 9:59: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世辉  浏览:

    “医不叩门”是一条不成文的医界规矩,指的是医生不能主动上门给人看病,否则有危言耸听、兜售药材之嫌。《史记》中的“扁鹊见蔡桓公”就是一个例证。但好多名医救人心切,经常会突破这个束缚,“医亦上门”,主动对病家问病治疗。

    韩贻丰本是清代一位勤政廉洁的底层官员,在机缘巧合之下,偶然得无名道人传授太乙神针心法,成为太乙神针传承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人物。《太乙神针心法》由韩贻丰所著,卷二记载了他一次主动上门看病的曲折经历。

    京城工部尚书徐元正是韩贻丰父亲的同年,但韩贻丰和他并不认识。徐尚书因病半年不能上朝,每日闭门谢客。

    徐尚书和韩贻丰住在一条街上,而且是斜对门。因徐韩两家有故交,韩贻丰从翰林侍读陈恂旭处得知徐尚书生病以后,忧虑不已,后来就主动上门求为诊治。但徐府的下人不让他进,说主人身体有恙,谢绝一切来访。韩贻丰说:“我正为病而来,非寻常干谒也。固求见。”在韩贻丰的一再恳求之下,下人通报徐尚书,才让他进来。但见徐尚书满面浮肿,口角流涎,言语含混不清,两腿沉重不能跨越门槛,确实病得不轻。韩贻丰为其诊脉后说:“此证非针(指的是太乙神针药艾条实按灸)不可。”徐家同意试试。于是韩贻丰吩咐下人点燃蜡烛,在烛火上点燃太乙神针,举起艾条要向他的百会穴按灸。徐尚书还有他的孙子见状,非常惊恐,说:“此处安可用火攻?”韩贻丰就讲明这其中的道理,但徐家始终不让他灸。

    韩贻丰怅然而回,自思:徐老年伯是我父亲的同年好友,我岂能漠视不理,任由之一病不起?第二天便又前去拜访,仍然劝说他用太乙神针,依旧不被允许。韩贻丰无奈之下说,我用神针治好了无数疾病,在京城颇有贱名,你可让令孙去亲友间打听一下,我何曾治坏过病人。然后又怅然而出。

    过了好几天,韩贻丰出门归来。下人说,有一个人三次来请您前去诊病。细问得知上门求诊之人正是徐尚书之孙,他遍询亲友,得知韩贻丰在京城颇有大名,救人无数。说之前是自家孤陋寡闻,现在非常后悔,他来请韩先生上门诊治。韩贻丰便第三次登门,为徐尚书按灸百会、神庭、肾俞、命门、环跳、风市、三里、涌泉等穴,各二十一壮。一开始灸的时候,徐尚书就感觉满屋生香,全身舒畅,不可名状。灸完以后,周身顽疾一时顿去。

    徐尚书高兴至极,连声赞叹,乃谓韩贻丰曰:足下抱此神技,为什么不早点儿给刑部尚书胡大人一治呢?可怜他早已一命呜呼。韩贻丰回答:“丰到京时,即闻胡司寇有恙,意欲往治,以素昧平生,无因不得至前。至今犹耿耿,丰诚恐老年伯步司寇后尘,故前者两次登门,不惜自炫求售耳。”也就是说,韩贻丰刚到京城就听闻胡大人身体有恙,本想上门,但因素昧平生,无法面见胡大人,终错失救治良机,对这件事至今耿耿于怀。徐尚书听后嗟叹良久,自认为遇到韩贻丰为己之大幸也。(孙世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