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徐景藩分部辨治背痛

    时间:2022-6-20 10:33: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时乐  浏览:

    《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背部骨脉纵横,筋肉丰富,人体气血津液及脏腑在病理状态下,均有可能出现背部的症状,较常见者为背痛。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伴有背痛者甚多,既有助于诊断,也有利于辨证治疗。现介绍国医大师徐景藩对背痛的辨治经验。

    上部背脊中线疼痛

    与食管疾病有关,常见者如食管炎症、溃疡、食管裂孔疝、功能性食管病等,相当于中医学“噎膈”“梅核气”等病证。当患者出现该部位疼痛,应及时想到有食管病的可能,及时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若胀痛者应考虑痰气交阻;情志不畅、紧张后症状加重,常属心肝气郁;背痛而有灼热感者,多为肝胃郁热;劳累后加重,且觉刺痛者,则属痰气瘀交阻。据证候表现而宗“实者疏瀹、虚者润养”的治则,分别投以行气、化痰、解郁、泄肝、活血、滋阴、通噎的方药。也常配用代茶饮,如每天用陈皮3g、桔梗2g、木蝴蝶3g,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如兼胃阴不足者,加麦冬6g、生甘草2g泡服。食管疾病的患者,即使服用汤剂,也应频频温服,或通过含、漱等,以延长药物停留在食管黏膜上的时长,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部背脊中线疼痛

    大多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有关,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肿瘤等,相当于胃脘痛、胃痞等病证。有的患者主诉中部背冷痛,或自诉有手掌大一片觉冷者,胃脘痛诸症尚不明显者,及时诊查可早发现病变,利于治疗。

    若空腹为甚,食后可缓,大多属脾胃虚弱证;空腹疼痛,食后亦痛,甚则背胀者,则属中虚气滞证;自觉冷痛,气候转冷时尤著,多属中焦虚寒证;胀痛及于两旁,每因情绪不畅加重者,多属肝胃气滞证;胀痛、刺痛兼有者,应考虑气滞血瘀证;夜间痛甚,痛位固定,则血瘀明显。根据症状体征,分别采用补气温胃、疏肝理气、行气活血等治法。

    左下背部疼痛

    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后或慢性胰腺炎患者,常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酒食不节或劳倦失常、情志失调有关。胰属脾,脾合胃,病在脾胃,与肝胆密切相关。

    该部位疼痛而饮食不振,脘腹隐痛痞胀,大便溏或易泄者,以脾胃不和证为多。背痛的病机,尚应考虑急性期脾经湿热未尽,流注于筋膜脉络所致,气机失于调畅,久则湿热与气滞血瘀相兼。故治法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据证而参用清化湿热、行气活血等药。常用香砂六君子汤酌配败酱草、薏苡仁、冬瓜子、通草、橘络、丝瓜络、柴胡、延胡索、枳壳、三棱、丹参、红花等清化、行气、化瘀、通络。薏苡仁、冬瓜子重用,一般在20~30g,盖两药甘凉、甘淡,清化而非苦寒,《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即用之,尤以冬瓜子具有清润、开胃醒脾之功,如《本草述钩元》谓:“凡胃肠内壅,最为要药。”舌苔白厚腻,湿浊明显者,常配藿香、佩兰、苍术、厚朴、法半夏、茯苓等苦温、芳香、淡渗以化湿。药治以外,注意饮食调护。左下背痛渐缓,余症亦相应改善,且可防再次发作。

    右背部疼痛

    常见于肝胆疾病,如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炎症等,大多伴有胁痛,但也有不少患者无胁痛,且余症不显,而仅表现为右中下背痛者,对此临床尤须警惕,应及早检查。

    由于经络的关系,肝胆之气郁滞,肝气窜络,故见右中下背痛。此类患者病在肝胆,可及于脾胃,病理因素有气滞、血瘀、湿热。病初多实,恙久虚实相兼,当据证而立法谴方,此为常法。然此等患者,大多病情缠绵不愈,《临证指南医案》云“初病在经,久痛入络”,此时常参考叶氏“络病”治法,配用通络之品,如橘络、丝瓜络、通草、路路通、王不留行、当归尾等以增疗效。(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