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清代医著叙跋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5-7 10:45: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原所贤 佟鑫海  浏览:

    《左传》中有君子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清代医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华序》中说,“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他感叹道,为医者如“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

    叶天士的门人华岫云将古人的“三不朽”之说职业化,认为一名良医为人处世,不重名,不计较私利的得失,就是立德;救死扶伤,挽救天地造化的黎元生命,使危重的病症迅速痊愈,就是立功;阐发医药学深奥精微的道理,撰写医药方书传世,就是立言。

    古往今来,中医人不断立德、立功、立言,为护佑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重要贡献。中医学家著书立说,学者名士作叙写跋推介,书就传承史上文医并茂的灿烂篇章。古人所写的“叙”,即现代所说的“序”。

    翁同龢为《柳选四家医案》作叙跋:

    临终绝笔赞名医

    清末名医柳宝诒(1842—1901),字谷孙,号冠群,江苏江阴县(今江阴市)周庄乡人,早年习儒并精研历代名医经典,以优贡生入京试用正红旗官学教习,公务之余兼职行医。他学识宏博,医术精湛,名传遐迩。后回乡开设致和堂药店,行医卖药,收徒著书,门生弟子盈百余。创制的柳氏圣济大活络丹、保赤金丹等尤为著名。致和堂的滋补药酒五加皮酒、玫瑰酒,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他著有《惜余小舍医学丛书》《柳宝诒医案》《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等。柳宝诒选编的四位江南名医——尤在泾《静香楼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和张仲华《爱庐医案》的医案集共8卷,均以杂病为主,刊行于光绪三十年(1904)。柳氏所写的按语客观严谨,简明切要,直道精处,启迪后学。

    柳宝诒编撰成此书两年后即去世,为使门师精心评点的著作流传后世,他的弟子金兰升等三人集资刊行《柳选四家医案》,并请翁同龢为该书作叙跋。

    金兰升(1865—1938),字清桂,号石如,晚年号冬青老人,常熟妙桥乡金村人,因屡试不第,23岁拜柳宝诒学医。他刻苦钻研,上溯《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典精要,下究历代名家学说,承续柳氏的临床经验,最终成为一代名医。当时常熟南乡多臌胀病,北乡多黄疸病。他悉心研究,创制多种丸散方药,如治钩虫贫血的铁霜丸,治臌胀的运脾丸,治黄疸的参珠犀珀散,治胃病的如意丸等,均疗效显著,广受称誉。金兰升后迁入常熟城内中巷行医,与当时的名医王宗锡、章成器齐名,人称医界“三鼎甲”。他诗文、书画、金石俱佳,人称“杏林怪杰”。他曾多次为大学士翁同龢治病,交游甚厚。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咸丰六年(1856)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当时,金兰升主要在乡下行医,为方便他来城里设诊行医,翁同龢让出自己常熟老宅中的箓卿茶厅,作为金兰升的诊所。金氏居室“补缺山房”的匾额,系翁同龢亲笔书写。翁同龢与金兰升堪称忘年之交,在日记里多次记载了与金兰升的交往,“金村金兰升者,业医颇聪敏”“知其颇爱读书,其师柳冠群,于医书著述甚多”,并预言“此人二十年后,吴中必有名”。当金兰升登门请翁同龢为《柳选四家医案》写叙跋时,他欣然命笔,闭门四天撰写而成。

    在叙言中,翁同龢盛赞江阴柳谷孙先生,“博雅君子也,喜藏书,通辞章训诂,而犹粹于医,名满江介矣”。所著的《温热逢源》,“专明伏气与暴感之同异”。又辑近人之医案“且疏且订,未尝墨守一说,信乎通人之书矣”。翁同龢在跋中说:“今先刊者四种,其门人王君吉臣、柳君颂余、金君兰升,勼资成之,三君守师法,笃风义,良足称述。”据文献专家研究,当时刊印的《柳选四家医案》中,并未刊出翁同龢的《叙》,只见他写的《跋》和《附记》。直到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翁同龢的《瓶庐丛稿》时,才找到他所撰写的完整的《叙》和《跋》。写完《叙》《跋》两个月后,翁同龢即谢世。他为《柳选四家医案》所作的叙跋竟成临终绝笔,留下中医史上的一段佳话。

    汪廷珍为《温病条辨》作叙:

    纵论医家促传承

    吴瑭(1758—1836),字鞠通,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少时习儒。在他19岁时,其父、侄先后因病去世。吴瑭痛感于庸医不能“确识病情之寒热虚实燥润”,于是立志学医。他发奋历览经典,精究医术,借在北京抄写检校《四库全书》之机,阅览了明代医家吴又可的《瘟疫论》,深受启发。而叶天士的温病学理论立论甚简,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遂“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结合临床经验,著成《温病条辨》7卷,上承吴又可,下启王孟英,终成中医温病学派的代表医家之一。

    吴瑭的《温病条辨》,以条文为纲,分注为目,创立了“三焦辨证”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完善创新。其三焦辨证治疗大法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成为温病学派的经典格言。值得一提的是,吴瑭创制的银翘散、桑菊饮、三甲复脉汤等效验方剂,弥补了叶天士《温热论》的不足,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温病条辨》的自序中,吴瑭说:“夫立德、立功、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温病条辨》成书后六年,仍藏之书箧未刊行。嘉庆戊午年(1798),他的同乡汪瑟庵劝吴瑭付梓印行,说来岁是己未年,湿土正化,二气中温疠大行,“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生乎”?并欣然为之作叙,于嘉庆十七年(1812)刊刻传世。

    汪廷珍(1757—1827),字玉粲,号瑟庵,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12岁丧父,由母亲程氏抚养成人。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道光帝的老师。其著作后人辑为《实事求是斋诗文集》。嘉庆七年(1802),督安徽学政。曾为学政约五则以训士:曰辨涂,曰端本,曰敬业,曰裁伪,曰自立。

    在《温病条辨》序言中,汪廷珍首先概述了温病学的历史渊源,认为“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这是因为,自晋代太医令王叔和起,后世医家墨守成规,按图索骥,“以伤寒之法治疗六气之疴”的弊端。从序言中历数分析的刘河间、陶华、吴又可、方有执、喻嘉言、张景岳等医家的理论和临床得失来看,作者对温病学的学术脉络,有着自己的睿智见解。

    汪廷珍褒奖自己的同乡老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穷原竟委经典,研理务精临证,“述先贤之格言,摅平生之心得”,这样能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的书稿,怎么能束之高阁,藏于竹笥呢?治病救人,“譬如拯溺救焚,岂待整冠束发”?汪廷珍鼓励自己的乡党早日评骘付梓,认为这是天下后世之幸,也是吴子之幸也。汪廷珍纵论伤寒、温病学的传承和嬗变,直道诸位医家的学术特点,是医著序言中观点明确,论说精辟的上乘之作,反映了作者儒医皆通、学养深厚。

    陆以湉为《随息居饮食谱》题诗:

    盛赞王氏采撷博

    陆以湉(1801—1865),字敬安,号定圃,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知县后改授教职,任浙江台州和杭州教授。以母老请归后,其弟及子因病误治而亡,遂专心钻研医药,医术精湛。江苏巡抚李鸿章闻其名,聘为忠义局董事。浙江巡抚蒋益澧慕其学,又聘为杭州紫阳书院讲席。陆氏博学工医,医理经验俱富。临证注重问诊,认为“脉理渊微,知之者鲜,推问可究病情”。强调舌诊在辨证中的作用,“临证视舌,最为可凭,然亦为可执一”。撰有《冷庐杂识》《苏庐偶笔》《再续名医类案》《冷庐医话》等传世。

    陆以湉博学多才,涉猎经史子集,阅览方籍药书。摭拾闻见,随笔载述,编撰《冷庐医话》四卷,分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等内容,在中医医话著作中素负盛誉。他凡述一证,必推究其虚实原委;而评介医家利弊,言多精凿,切中肯綮。如谓赵献可喜用“六味”,张景岳好用参桂,认为医家立言一偏,遂滋流弊。主张后学者对名家流派,要“详察其失,节取其长”,可谓真知灼见。陆氏临证时细致入微,处方审慎,用药精当。指出方药中一味与病症不合,亦可成弊害。其编撰的《再续名医类案》十六卷,采摭繁复,足以补江瓘《名医类案》和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之未备。

    “万卷充肠后,名山业始成。立言皆有物,析理必求精。世鲜能知味,人当重养生。一编传刻遍,利济及环瀛。”陆以湉的这首诗,是为同时代名医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付梓前卷首题的两首贺诗中的一首。诗中盛赞王氏采撷浩博,下笔简约;分门别类,精益求精,在中医食疗学领域独树一帜。人以五谷为生,但饮食养生祛病的道理却不是人人皆知的。期冀同乡医友的著作刊行后,利济天下百姓之康寿。

    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幼字篯龙,晚字梦隐,自号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堂号潜斋、归砚。盐官(今浙江海宁)人,生于杭州。王孟英的曾祖王学权精于医学,著《重庆堂随笔》两卷,阐发医学渊源,书未竟而卒;其子王国祥为之注;孙王升为之校;曾孙王孟英于1852年将其刊行,四代家学医论集于一书之中。14岁其父殁后,王孟英遂矢志医药学。于金华佐理盐务之余,苦读医书。道光十年(1830)以医为业,屡起大症,声名鹊起,尤精深于温热病。“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著《温热经纬》五卷,是集温病学大成之力作。道光十七年,江浙一带染霍乱者众。王孟英不惧传染,倾力救治,撰《霍乱论》,1838年初成书稿。1862年,王孟英旅居沪浦,正值霍乱流行,他将原书重订,名《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辨析时疫霍乱与非时疫霍乱之异,谓霍乱疫邪乃环境“臭毒”所生,分为病情、治法、医案、药方等篇章,对霍乱的病因、病机、辨证、方药、预防等详加阐述,并附自己的临证医案。此书被中医文献学家曹炳章誉为“治霍乱最完备之书”。

    王孟英长年行医于民间,深知百姓缺医少药之困厄。他推崇以食代药,认为“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随息居饮食谱》成书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共收载饮食物331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实、毛羽、鳞介等7门类。每种饮食物品之下,按性味、功能、主治、临证应用、服法、宜忌等分别论述。药食同源,取便方简:“处处皆有,人人可服,物异功优,久服无弊。”书中还收录了王孟英创制的诸多食疗方。《果实类·龙眼》条下的玉灵膏,用龙眼、白砂糖、西洋参蒸制后冲服,大补气血,力胜参芪。衰羸老弱、产妇临盆,服之尤妙。《蔬实类》中,论述了常见的葱、葫芦、冬瓜、笋等的性味和功用及单验方。如“萝卜”条下,云生者辛甘凉,润肺化痰、祛风涤热;熟者甘温,下气和中、补脾运食。可用于肺痿吐衄、咳嗽失音、二便不通、反胃噎食、肠风下血、消渴浮肿等疾病。其叶、子均可食疗除疾。萝卜开花结实后的老根称“地骷髅”,性味甘、微辛、平,有行气消积、理气化痰、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食积气滞、腹胀痞满、咳嗽痰多、脚气水肿等症。

    “不胜忧世念,更著活人书”。王孟英一生清贫,颠沛流离。《海宁州志》载,他“家贫性介,不能置身通显”。将拯黎元于人寿,济羸弱以获安视为己任。他著书立说,荟萃效剂验方,在所治愈的富商患友的帮助下刊刻传世。后人集成为《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有清刻本、铅印本和石印本,为杏林所重,流传颇广。正如陆以湉所盛赞,他是中医史上一位学验俱精、著作等身的大家。(原所贤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  佟鑫海 辽宁省大连市德元生国医馆)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