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政策法规
  • 【解读4】全面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时间:2022-4-15 9:30: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唐旭东  浏览: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唐旭东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首个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行业五年发展规划。《规划》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应对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战略选择。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中医药原始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更是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支撑和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对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能力与产业发展驱动作用的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抉择。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2021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科技部共同制定发布了《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整合优化中医药科技资源,构建“国家—行业—地方”三级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这次《规划》的发布,统筹考虑医疗、科研、产业、教育等中医药发展重点领域,在提出的重点任务中,把建设高水平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紧紧围绕建设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整体布局合理、层次定位清晰、主体责任明确、管理机制健全、开放协同发展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加强重点领域攻关、建设高层次科技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措施,可谓抓住关键、重点突出。

    在此,举几个实例谈谈科技平台的重要性。第一,中药复方疗法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中药作用机制的科学阐释是国内外西医专家、分子生物学专家非常关注的,譬如中药治疗可以减少新冠肺炎患者轻转重,其可能的机制是什么?香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2020年1月率先发表了研究文章,通过采用分子对接研究技术阐明了很多中药的成分可以拮抗新冠病毒表面棘突上的S蛋白,阻止其结合人体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进入人体。现实科研中,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需要高水平的多学科整合的研究平台,需要汇聚中药药理学、药物化学与鉴定、药物代谢动力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人才和先进的研究设备,目前中医药行业还缺少这样的高精尖研究平台和团队,整个中医药行业至今还没有学科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性的、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三个。第二,在名医传承结合临床研究中,总结重点优势病种的诊疗经验之后,明确疗效、转化成果是关键,那么进行中药和中医药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则必不可少,也就是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还不够,还要有严谨规范的科研过程质量管理支撑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中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就是建立了进行中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符合国际规范的受试者保护体系、涵盖临床试验全过程的电子化数据管理系统等临床研究科技支撑平台,以及制定了涵盖研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指南,为临床研究产出高级别证据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9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就是倡导开展更多、更广泛的高质量的中医药循证研究,前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成立仪式上表达祝贺之余,讲到中医药在现实中解决了很多的临床问题,但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循证证据还不多,希望今后这方面产出大大增加,更多地介绍给国际医学界。中医药领域要更多开展高质量的循证研究,就要多建这样的科技支撑平台。第三,积淀了名医经验的中医院特色院内制剂很受患者欢迎,许多上市的创新中药来源于医院制剂,但很多省市大型中医院并没有建立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具备基本的中药复方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效药理毒理研究能力以及研究生产设备,才能为专科提供内服外用、携带方便的中药医院制剂,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强调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中医药行业要围绕说明白讲清楚疗效,扎实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的科技支撑能力。落实《规划》具体措施、实现《规划》任务目标,概括来讲应该做到“四位联动”:大力推进“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不断强化“创新主体”高水平引领,充分激发“创新人才”高质量赋能,持续推动“创新机制”高效率运作。

    一是大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在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中,支持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与现代中药创新、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要领域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重大慢病、中医优势病种和针灸等,建设一批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围绕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以及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控制等方向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中药现代化重大共性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培育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研院所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优化整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三级实验室,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形成相关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链,为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大平台储备力量。

    二是不断强化中医药“创新主体”高水平引领。其一,发挥中医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中医理论等基础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古籍文献、学术流派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促进中医理论的传承创新,切实加强中医理论创新成果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提高中医临床服务能力与水平。重点研究中医药临床评价的创新方法与技术、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科技支撑平台的建设水平,有效解决中医药临床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二,强化各类三级医疗机构在中医临床实践创新中的主导作用。鼓励以解决临床重大疾病问题、研制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临床疗效和提升健康服务质量、促进人民健康为目标的实践创新研究。鼓励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以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建立区域中心实验室,整合区域资源,重点布局药物制剂研发、中药药理学等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其三,明确中医药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中医药企业加快发展研发力量,支持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创新技术中心等,推动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开展中药创新药物、中药资源保障与开发,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的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中医药信息化等的研发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做强。

    三是充分激发中医药“创新人才”高质量赋能。其一,加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与引进。提高加强中医药高端学术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优势学科、前沿学科的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和引进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强化创新团队的成果产出效能。其二,健全科技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薪酬制度,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才奖励。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设立科研专职岗位,制定鼓励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激励制度,落实科研人员薪酬不低于同科室临床医生平均水平的制度。加大绩效工资分配向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的团队骨干人才倾斜。其三,鼓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破除制约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和离岗创业,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鼓励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单位依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和股权激励力度,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四是持续推动中医药“创新机制”高效率运作。其一,健全中医药科研管理制度。尊重中医药科研规律,在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其二,探索完善政产学研协同机制。面向中医药产业中的关键和重大技术需求,探索企业主导、市场导向、政府资金引导研发立项、成果评价以及技术转移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全过程管理运作机制,推动完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其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中医药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支持中医医院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加强协作、共享资源。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在中医药成果转化收益、团队组建等方面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其四,推进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将国外优质科技资源有效融合到中医药创新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积极参与或组织国际、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2021年底,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信部、国家药监局以视频形式召开了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会。希望进入首批国家中医药综改示范区建设的上海、广东等7省市,在推进中医药“创新机制”高效率运作、激发中医药“创新人才”高质量赋能等方面做出示范和引领,通过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打造一批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