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电热针:传统针灸工具的现代创新

    时间:2021-8-23 9:56: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侯小兵  浏览:

    传统火针、温针疗法及以烧山火为代表的复式手法均有温阳散寒、疏通气血之效,且针对性强,能够治疗虚证、寒证和痛证。但火针有烧针时间长、散热快、进针快、腧穴不易刺准、深度难以掌握、适应证较难分清等不足。于是在继承《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燔针、焠刺理论基础上,一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针法——电热针诞生了,它是对传统火针、温针的继承与改进,具有针刺与温灸之共性,类似火针、温针,但又优于火针、温针。

    传承在传统针法中汲取精华

    《灵枢·官针第七》记载:“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在《灵枢·经筋第十三》中,凡属十二经筋的疾病,都有“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的论述,可见燔针、焠刺是治疗“诸痹”和“经筋”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于二者的不同之处,《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讲道:“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也就是说对于筋不能有效工作的陷下病和筋拘急的经筋病用燔针劫刺,而病在骨就要用焠针和药熨。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里又对此加以注解:“上节言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暖也,此言焠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暖也,寒毒固结,非此不可。”说明燔针是先针刺以后再以火燔之,可在针上加点燃艾条,也可点火直接烧灼针柄;焠刺是先将针烧至红赤后再行针刺。二者虽有不同,但都以温热刺激用于虚寒、痿痹、诸痛之病。

    在此之后,又有在毫针针刺的简单提插、捻转手法之上发展而成的某些复式手法,可达到温补阳气、散寒通络的目的。烧山火手法是针灸临床较常应用的复式手法,由徐疾、九六、捻转、呼吸、开阖等法组合而成,为纯补综合手法。此法源于《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记载:“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此处所提的“针下热”虽没有操作方法和名称,但已明确提出可使患者阳气虚衰之象转化为阳气充实而无寒凉虚弱之象。

    元代医家窦汉卿所著的《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中有以寒热补泻法取热感的描述。《标幽赋》则以“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为热补手法的要点。明代针灸医家徐凤著《针灸大全》所载的《金针赋》始列“烧山火”之名,“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明代医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描述其操作方法为“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

    具体针法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或浅、深两层操作。先浅后深,每层(部)依次各作紧按慢提(或用捻转)法九数,然后退针至浅层,称之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能引起温热感。本法也可结合其他补泻手法中的补法同用,如在患者呼气时进针插针,吸气时退针出针,出针后迅速扪闭针孔等。

    关于烧山火的疗效,《针灸大成》写道:“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便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明代医家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指出烧山火“令天气入,地气出,寒可除矣”。所谓天气即是阳气,地气指体内寒气。杨继洲认为要达到阳气入内,充满腠理的目的,就需从阳(外)引阴(内),将天部所生的阳气逐层引入地部,则阳胜于阴,而阳气自回,热感自生。

    这些描述均是前人经验之谈,因其叙述不够详细,致使后世医家各执一端,对其实际效果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能够明确的,即烧山火手法是一种以达到温补阳气、散寒通络、逐痹止痛为目的的针刺手法。这种手法与燔针、焠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是借助手法操作,侧重于术式,后两者是借助特殊针具,侧重于器物。

    创新发挥科技优势创造新针法

    传统火针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如针体刺入机体后便自然冷却,温度随之降低,很难在体内维持恒定的温度;火针只能疾刺疾出,不能留针,刺入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祛病。而电热针是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在针刺得气后,留针仍可保持恒定的温热效应,还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态,较准确地调整针体的温度。电热针热力大于艾灸,针具较一般毫针粗,集中了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优势。根据《黄帝内经》“寒则热之”和“虚则补之”的理论,电热针可以改善、调节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状态,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防病治病的目的。

    电热针针温范围在30~700摄氏度,温度集中在针尖部位,临床应用并无皮肤损伤。根据电热针仪温度调节的不同,可以使电热针具有针刺、温针、火针的共同作用,温热感可透入机体深部并传导扩散,温度随着电流强度的增高而升高,且温度恒定可调,可将热辐射引入机体深部并在中心散热。

    电热针借热力之势鼓舞气血运行,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有事半功倍之效。无论疾病的寒热虚实、病情的轻重、病位的远近,电热针无所不宜。正如明代医家龚居中在《红炉点雪》所言:“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如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热之力以攻拔之。”

    电热针刺入机体后,在未输入电流之前与一般针刺相同,输入电流后就具有了温针、灸疗的作用。温热感可以透入机体的深部并能够传导扩散,而且不会烫伤皮肤。随着电流的增大,针温升高,则具有了火针(燔针、焠刺)的作用。电热针将温热效应引入机体内部,对风寒湿痹、虚寒诸证有较好的疗效。可见电热针是传统燔针、焠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针刺、温针、灸疗甚至火针的共同作用。

    针刺手法是唤起经络感传和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手段,电热针可以强化针刺手法的持续作用。由于电热针针刺后可产生温热效应,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电热针也是传统烧山火手法的客观再现。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运用烧山火手法后,有些病人出现针下热感,有些病人出现胀、酸、麻等感觉,这与电热针针感基本相符合。

    熟记各种针灸歌赋,可继承前人的临证选穴经验,但在针刺治疗实践中,由于操作手法的不同,即使在同样疾病、取穴相同的情况下,所得的临床效应也不同。因此,不论古今针灸学者,皆非常重视针刺的操作手法。手法产生补泻效应,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最终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脏腑支节、平衡阴阳的目的。电热针可以说是在燔针、焠刺与烧山火手法基础上,既充分发扬了针具与操作、器物与术式的动静结合特点,又对针刺这种古老的操作方法进行量化控制,对于现代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任何工具的改革都将加速本门学科的发展,针灸仪器的研制、工具的改革是针灸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针刺工具改革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精华。电热针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针灸刺激量不明的弊端,能够准确地提供可靠的科学研究的数据,充实和丰富针灸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阐明针灸学的内在规律。(侯小兵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