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20-6•学术与临床2:与肿瘤博弈的策略与智慧

    时间:2020-7-28 15:23:47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王振华  浏览: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肿瘤依然是高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一个人无论平时多么冷静自信,多么勇敢坚强,一旦患了肿瘤,同样会惊慌失措,方寸大乱。肿瘤不但考验医生,更考验患者及其家属,因为相对其他疾病而言,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决策需要患者及其家属更多地参与其中。然而肿瘤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有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又有中医中药,面对纷乱复杂的治疗方法,如何选择和取舍对预后和转归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超越具体知识之上的综合能力、思辨能力、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与肿瘤的博弈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策略而又智慧地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案,避免陷入误区,取得最后的胜利。


    什么是肿瘤

    西医认为,肿瘤是人体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所谓异常增生,一方面是指增生得太快,超出了正常的生长节奏,另一方面则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结构不同。癌细胞的无限制增生足以摧残机体,置人于死地,而这正是癌症的可怕之处。

    从分子生物学层面看,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在基因水平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也就是说,肿瘤的本质是基因突变。

    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不大,而恶性肿瘤则会导致严重后果。通常人们习惯将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但严格地讲,癌症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等,占恶性肿瘤的80%~90%,而另外约10%起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和软骨组织等)的恶性肿瘤则称为肉瘤。

    既然肿瘤是基因突变的结果,那么肿瘤与机体之间的关系就是敌我矛盾,治疗目标就是杀灭癌细胞。以杀灭癌细胞为目标是西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手术、放疗、化疗是其经典方法,而新近发明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从根本上说,依然是杀灭癌细胞,只是更为精巧、精准而已。以杀灭癌细胞为目标是一种对抗性治疗模式,作为一种系统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和模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取得了伟大成就,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抗性治疗是一把双刃剑,效果虽然很明显,缺陷和局限性也很明显。

    对抗性治疗模式的缺陷

    西医对抗性治疗模式的缺陷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作用有限

    以手术为例,肿瘤早期,由于病灶比较局限,手术切除效果较好。然而临床上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无法彻底手术切除,只能做姑息性手术(部分切除肿瘤),此时,手术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射频消融、激光、氩氦刀等也存在类似问题。

    促进肿瘤转移

    据报道,所有以消灭肿瘤细胞为目标的治疗方法,包括姑息性手术、介入治疗、放疗、射频消融、化疗,甚至靶向治疗等,均可导致未被杀灭的残存癌细胞转移潜能增强,而且发现,这些肿瘤转移潜能的提高还伴有不同的基因改变。这就提示,对抗性治疗模式激发了肿瘤细胞的耐受、进化和逃逸机制,而这已经成为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毒副作用比较严重

    以化疗为例,首先化疗药物往往敌我不分,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灭正常的组织细胞,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其对机体的摧残是巨大的;其次,化疗药物通常具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很多患者往往因无法耐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而被迫终止治疗,甚至有些患者因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加速死亡。

    对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乏术

    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为目的的对抗性治疗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肿瘤得以产生的原因和土壤,治标不治本,因此,对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基本上束手无策,而复发与转移恰恰是决定肿瘤预后的关键。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对肿瘤的命名包括“瘤”“积聚”“癌”等。“瘤”者,留也,有停留、阻塞、聚集之意,故中医又称肿瘤为“积聚”。大家熟悉的“癌症”之“癌”字其实就来自中医,宋代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记载:“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穿孔透里”。可见,“癌”是古人对肿瘤形状的描述。

    在中医看来,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气滞、血瘀、痰阻等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的一类疾病。具体内容包括:(1)气滞、血瘀、痰阻等导致经络不通。(2)经络不通,则局部组织得不到正常气血阴阳的温润和滋养而发生变异,形成对机体有害的恶肉、毒瘤,其状峻险,如癌如岩。(3)从经络阻滞不通到形成肿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肿瘤相对独立,在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