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 “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

    时间:2020-1-13 9:18:51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学会办公室  浏览:

    ——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以“如何培养中医临床医生的科研素养和思维”为题,分享他的科研经历与学术心得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要‘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日前,仝小林院士科技创新专题座谈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召开,仝小林表示,要按照中医思维去思考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核心病机,并借助现代医学检查与评价手段,完善中医的技术局限,持续提升中医药疗效。

    在座谈会上,仝小林与大家畅谈自己的科研历程和学术心得。

    “我学中医可以说是‘歪打正着’。”仝小林笑着说,回想过去的经历,自己在象思维方面的优势恰恰与中医更为契合,他愈发感到象思维训练对中医医生成长的重要性。

    仝小林将解决中医临床问题分为观象、比象、聚象、抽象四个过程。“中医医生不仅要认真观察临床和自然的现象,还要通过对比去思考,以象问治,将所观之象凝练成科学问题,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因此,临床中的发现和突破是疾病诊疗技术进步的关键。”他说。

    “以中医治疗糖尿病为例,为什么传统中医只能辅助西药降糖,而不能独立降糖?这是因为现代2型糖尿病与古医书记载的‘消渴病’并非完全一致。”仝小林介绍,“消渴病”诊断依据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而现代2型糖尿病依据血糖检测方法,在未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即可确诊糖尿病。那么,传统中医用中晚期治疗消渴病的方法治疗早中期2型糖尿病时,就相当于打错了靶位。所以,中医药在诊治糖尿病时应该结合现代医学体系对于糖尿病的分期,采用“分类—分期—分证” 重构糖尿病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同时,要把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对“靶”有效的同一类中药,回归到中医“态”的属性中来。

    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仝小林提出,“原创性、重大性、系统性”是青年医生确定科学研究方向的关键,要为青年人“松松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平台,让他们早一些“破土而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王笑频表示,要学习仝小林院士的创新精神,做到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创新、在奉献中创新,进一步明确医院人才队伍的培养模式与临床专科的建设方向,坚定走学科融合的发展道路。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相关负责同志及仝小林院士团队共30余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