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9-6•学术与临床13:治肾病对药

    时间:2019-7-5 17:30:37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罗华昌  浏览: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笔者总结临证治疗肾病疗效确切的以下7组对药,供同道辨证施用。


    黄芪与地龙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利尿消肿。现代医学认为黄芪可调整蛋白和脂代谢紊乱及保护肾功能;地龙中提取的纤溶酶具有抗凝、抗肿瘤及抗免疫作用。黄芪与地龙相伍,可改变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抑制肾小球局部血栓的形成,从而延缓慢性肾衰进展。

    对于慢性肾病,用药强调平补,以免滋腻助邪。黄芪加地龙相配伍的方法,益气开瘀,利尿消肿。黄芪每日用30~60克,地龙每日用10~15克。以黄芪充养大气,调节肺、脾、肾三脏之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同时兼利尿;以地龙为化瘀要品,走窜通络,利尿降压,两药相伍,有益气化瘀、利尿消肿、降低血压等多种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以两药为主组成方剂,服药后常可收浮肿消退、血压趋常、蛋白转阴之效。


    附子与仙灵脾、黄芪

    由于慢性肾炎的主要证型之一为脾肾阳虚,所以其重要治则是温补脾肾。附子、仙灵脾为对,不仅可以温肾,而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附子、黄芪为对,可固表益气培本,解毒利尿,改善微循环,且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


    黄芪与益母草

    黄芪、益母草配伍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证属气虚血瘀水停者。黄芪一般用量30克,益母草则要60克以上。黄芪补气,益母草利水,两者配伍,益气活血行水,可治气虚血瘀水停之证,若消水肿,益母草用量至90~120克效果始佳。


    生地榆与生槐角

    生地榆与生槐角为治淋药对。药对中,生地榆凉血清热力专,直入下焦凉血泄热;生槐角入肝经血分,清泄血分之湿热。二者配伍治淋,能迅速缓解尿频、尿急与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且有明显的解毒、抑菌与消炎作用。


    大黄与大黄炭

    两者均能泻下排毒,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黄泻下浊邪,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均有良效。如服后大便在3次以上者,可酌减生大黄用量,以大便每日2次为宜。如加用六月雪、扦扦活、牡蛎各30克,石苇20克,可提高疗效。


    乌药与金钱草

    乌药与金钱草相配伍,可解痉排石,缓解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引起的绞痛。乌药一般用量为30克,金钱草用量为90克。因大剂量乌药有止痛作用,再加上与金钱草配伍,则可解痉止痛排石,治疗尿路结石屡收显效。


    鸡内金与金钱草

    鸡内金有化坚消石之功;金钱草有清热利尿、消肿排石及破积止血的功效,临证通常需要较大剂量使用。二者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明显。(罗华昌 江西丰城华康诊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