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7-7•学术与临床10:张学文:论治发热的思路与方法

    时间:2017-8-9 15:48:31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吕沛宛  浏览:

    国医大师张学文在治疗发热的过程中,谨守中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大法,悉心研究证候和病机的演变,总结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辨口气、辨鼻气、辨鼻涕、辨面色、辨小便10个方面的不同证候表现,对临床辨别发热病寒热属性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思路上,重在甄别发热是外感时邪还是内伤引起,结合体质辨证。外感发热多见风寒、风热、风毒、湿温;内伤发热多见阴虚发热、气虚发热、积滞发热、肝郁发热和血瘀发热。

    在治法上遵循三因制宜,法随理变,方随证出,师古而不泥古,善思总结,敢于创新,辨证用方,多法相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

    发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上多种疾病所反映的一个表现。现代医学却苦于退热不效,病情反复。国医大师张学文从医60载,执教50年,精研岐黄,熟谙急病、难病和温热病,古今治法,融会贯通,临床审症求因,慎思明察,师不泥古,方药灵动,时发古人未发之法,愈病无数。笔者将其治疗发热的思路与方法略述于下,以飨读者。


    【首辨寒热 分清阴阳】

    病有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者,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张学文常举例其1964年遇到的1例患高热的秋温时疫(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医者误认为寒湿过甚(因有周身困痛,小腿肚刺痛)而重用麻、桂、羌、苍发汗峻剂,最后导致吐血、衄血、昏迷等危症。因此,张学文常告诫后学,当热病阴阳寒热错杂难辨时,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同为发热,为了让后学分辨发热究竟属伤寒或属温热,张学文引用了《重订广温热论》何廉臣提出的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等5种辨别寒热的方法,又根据自己长期临证总结出的辨口气、辨鼻气、辨鼻涕、辨面色、辨小便5个方面,丰富了辨别发热病寒热属性的诊断依据。风寒之人,如头痛寒热之类,皆自知之;温热初起,烦躁者居多。温热之脉,初起时与风寒迥别,风寒从皮毛而入,一二日多脉浮,或兼紧、兼缓;温热自里出表,脉始数,或兼弦或兼大。张学文认为,患者自觉口气热或燥者为热,自觉口中不热不燥或凉者为寒;患者自觉鼻燥,所出之气热者为风热,出气无燥热感或觉凉者为寒;鼻涕易出且清晰者为风寒,鼻涕稠浊自觉热者为风热;面白唇青或皮肤起粟粒而恶寒甚者为风寒,虽恶寒明显但面白唇红者为风热;患者自觉小便微有热感者为风热,无热感而清长者为风寒。以上10条,后学当仔细分辨,寒热自分,阴阳一目了然,对指导临床发热病辨证有重要意义。


    【外感内伤 治法各异】

    治疗方法 外感发热一般发病急、病程短、变化多,根据感受邪气之不同,有风寒、风热、风毒、湿温;根据体质不同,又分阳虚表证和阴虚表证;根据疾病发展深浅,有热入气分证、热入营血证和半表半里证。当病邪在表,偏于肺卫时,依据《黄帝内经》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描述,采用具有辛散的药物开泄腠理,驱邪外出。偏于风寒者,选用麻桂之类,但由于体质禀赋和感寒轻重不同,用药又大有差别,如体质差者,要减轻发汗,用炙麻黄或麻绒;平素腠理疏松体虚之人,如用麻桂则发汗太过,可用紫苏叶代替;如果属于风寒轻证,用葱豉汤加减即可;偏于风热者,当辛凉透表,用银翘、桑菊之类;风毒较甚,则要加入清热解毒的芩连栀子之类,方随证出,药随证变,谨遵三因制宜,即使同一风寒表证,也不可拘泥一方。总之,发汗以适度为要,不论偏寒偏热,均不宜过汗,否则伤阴亡阳。

    内伤发热一般发病慢,病程长,但热不恶寒,或稍有冷感,多热有定时或时发时止,以低热、身困、脉沉等虚弱症状为主,多和情志不畅、久病失养、脏腑气血紊乱、阴阳失调等有关。《素问·调经论》记载:“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临证指南》记载:“郁则气滞,久必发热。”张学文总结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积滞发热、肝郁发热和血瘀发热以及相应治则和方药。如阴虚发热当滋阴清热,用青蒿鳖甲汤;气虚发热当甘温除热,用补中益气汤;积滞发热当消积导滞清热,用大柴胡汤;肝郁发热要疏肝理气清热,方用逍遥散加减;血瘀发热当活血祛瘀,退热除蒸,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张学文频频告诫,对于内伤发热,阴虚者,不可过于苦寒泻火,以免加重发热;阳虚者,不可过于辛温刚燥和添寒凉滋腻之品,避免发热加重。《医贯》说:“灯烛之火亦阴火也,杂不得半点寒水,得水即灭矣。”

    典型病例 崔某,男,27岁,1995年3月因持续高热74天就诊。患者因1995年1月1日娱乐过度,夜起高热。体温39℃,微恶寒,身痛肢酸,无汗,自服银翘解毒片、速效感冒胶囊等药物,未见缓解,遂住院治疗半月,使用多种抗生素和服用辛凉解毒中药收效甚微。时下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身热面赤,体温39℃,无汗,微恶寒,心慌气短,不思饮食,二便尚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张学文辨为阴火发热,唯甘温之法可除。处方:黄芪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橘红12克,黄芩12克,甘草6克,桂枝10克,太子参10克,丹参15克,青蒿15克,麦冬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二剂高热豁然而退,体温37.2℃,且不再回升,为巩固疗效,患者自行服上方10剂,体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