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医家应有四品格

    时间:2017-7-4 16:42:38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张存悌  浏览:


    入门先减三分病 接座平添一段春

    医家应有四品格

    沪上名医王仲奇善治热病和杂病,求诊者甚多,连英、美、法国的使领馆官员也来求治。这样一个大牌名医却没有架子,对待病人非常和蔼,让人如沐春风,有病家赞曰:“入门先减三分病,接座平添一段春。”借此讲一讲医家应该具备的品格修养。

    医疗过程是一种医患双边交流的活动,一般而论,病人处于痛苦、弱势、求助的地位,不仅要求帮其解除痛苦,更希望医家关心他,善待他,帮助他,这就要求医生要有良好的品格,善于与病人交流。“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名医冉雪峰撰联) 强调先修身养性而后才是学问文章,品格比学问重要。

    以本人的认识而言,下面四种品格是一个医家应该具备的修养。


    谦恭

    前贤说,“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讲了医家待人的行为准则,核心是“谦恭”二字,像王仲奇那样,“入门先减三分病,接座平添一段春。”医生作为一个职业,患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怎能不谦恭待之?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的弟子吕景山回忆:上世纪60年代,吕在施府侍诊,当时施氏己年逾八旬,如此名医,每当病人进门或诊毕告辞时,施氏总是起立笑脸迎送,表现了谦恭风度和尊重病人的修养。下面是几则顶尖级名医谦恭待人的故事:

    张骧云蔼然可亲——张骧云(1855年-1925年),沪上十大名医之一,户外不挂招牌,不登广告,但上海市民尽识其门,求医者门庭若市,日门诊一二百人之多。盛名之下,张氏却无骄横之气,对贫苦病人从不鄙视,一样悉心诊视,“待人和煦,蔼然可亲”。凡遇贫困病者,经常赠药赠钱。有贫困而持节者,不愿接受其馈赠,他就将钱物置于枕畔,告曰“天赐”——上天赐予你的。既或是赠钱济人,全无居高临下之态,保留了贫困者的面子,用心可谓良苦。

    蒲辅周“布衣”本色——蒲辅周(1888年-197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名医,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委。一生俭朴,未穿过一件料子服,保持“布衣”本色。他认为医生太奢华,穷苦人往往望而却步。虽长期担任中央领导保健任务,但对找上门来的普通群众从未拒绝,总是热情接待,精心治疗,凡是经他治疗和接触过的人,上至国家总理,下至平民百姓,对他的医德医风,无不交口称赞。


    谨慎

    俗话说,“学书纸费,学医人费”,是说医与人命筱关,若有差池,误人性命。因此这个行当要求医生必须谨慎,来不得半点马虎,著名内科专家张孝骞教授说过:“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一生都是‘戒、慎、恐、惧’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在病人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蒲辅周遗嘱说:“我一生行医十分谨慎小心,真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医一生,中西医两位位宗师用了相同的词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郑重传给后人,足以见其分量。

    历代医家在谨慎行医方面都留下典范:

    中医门派林立,难免互相贬斥,但同行们公认施今墨先生豁达大度,谦和可敬。施氏常说:“今墨还是治好的病人少,没治好的病人多。”他总是教导弟子“不要包治”:“在应诊过程中,面对病人不可许诺,诸如二帖、三帖药保好等言词是绝对忌讳的。即使有十分的把握,也得留有余地,把话说大、说尽是不科学的。若对某些疑难病症尚无把握时,要给病人讲清楚:您这病很复杂,头绪较乱,今天先开三付药观察一下,探探路子,然后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他还告诉弟子,“白天应诊,下班后静下来,把一天看过的病人在脑海里过一下,想想哪个病人的处方不全面,必要时应准备一下复诊时的处方。”